课程目的:
1.想安静看图听故事,初步理解故事内容。
2.可以用语言表达我们的猜测和想象并掌握说短句:“啊呜—咕嘟,真美味啊。”
感受故事幽默、滑稽的环境。
课程筹备:
1.故事PPT
2.小蛇、西瓜、棒棒糖道具
课程过程:
1、出示绘本封面,引导婴幼儿察看,激起婴幼儿的兴趣。
师: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,大家一块儿认识一下。(出示小蛇图片)
师:看看,这是新朋友是哪个呢?小蛇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?它是如何走路的呢?(引导婴幼儿用合适的词来形容小蛇,并大胆尝试模仿小蛇走路的样子)
师:大家来学学小蛇走路,怎么样。
师:扭啊扭,扭啊扭,啊,小蛇们走累了,大家回到我们的座位休息一下吧!
师:一大早啊,小蛇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,为何会咕咕叫啊?
师:小蛇好饿好饿啊,小朋友假如肚子饿了要如何解决呢?看看,好饿的小蛇到哪儿去找食物了呢?(树林里)
2、讲述故事,引导婴幼儿进行初步的想象
1.师: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,咦,它发现了什么?这是一个哪种苹果呢?(红红的的、圆圆的)
师:你猜猜,好饿的小蛇看见苹果将来会如何做呢?(婴幼儿自由想象)
师:另外老师悄悄告诉大伙一个秘密小蛇没牙齿,那样它会如何吃下这个苹果呢?
师:哇,小朋友们真厉害啊,一下子就猜对了。好饿的小蛇,张开嘴巴,啊呜——咕噜,一口就把苹果吞下肚了。大家一块儿张大嘴巴学学小蛇吃苹果的样子。
师:吃完苹果后的小蛇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?为何会变成如此?
小结:好饿小蛇吃了苹果将来,由于是吞下去的,所以身体变成了圆圆的的。它开心的回家了。
2.师: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去找食物了,这一次看看他看到了什么?这是什么样的香蕉?小蛇看到了香蕉,会如何做呢?(表演小蛇“啊呜”一口吃进香蕉,“咕嘟”一口吞下香蕉。)
师:吃了香蕉后的小蛇,肚子变成了什么形状?
小结:好饿的小蛇吃了黄黄的香蕉,身体变成弯弯的。
3.师:第三天,你猜猜小蛇找到什么食物了?(婴幼儿大胆猜)大家一块儿看看是什么?(葡萄)大家一块儿张大嘴巴,一块吃掉它。
师:吃了葡萄的小蛇,肚子变成什么形状了?
小结:好饿的小蛇,吃了葡萄,身体变成了葡萄的形状。
4.师:第四天小蛇找到了什么?(菠萝)
师:菠萝身上是带刺的,大家小朋友小手摸上去的话,你们会如何呢?(会感觉痛痛的)
师:你们猜小蛇还会一口吃掉吗?(婴幼儿自由回答)
师:大家一块儿来看看它有没吃掉?(有)
师:你从哪儿看出来它吃掉了?(小蛇的肚子变成了菠萝的形状)
5.第五天,好饿的小蛇又扭啊扭出来找吃的,呀,这次它找到了什么?(一棵长满苹果的大树)。
师:这次他会如何做呢?他张开大嘴,把整棵树都吞掉了。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?(苹果树的样子)
师:这次,小蛇吃饱了吗?它找到一块大石头睡着了。大家也一块闭上双眼。
3、完整赏析,情节回顾。
师:小朋友悄悄的把双眼睁开。大家再一块看看小蛇刚刚吃了什么东西?裴老师这里也有一些食物,你们想吃那些?(婴幼儿模仿小蛇吃东西)吃完后你的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呢?请选一选,为何?(引导婴幼儿说完整)
4、延伸
师:小蛇是如何吃东西的?大家可以如此像小蛇一样吞吗?除去细嚼慢咽可帮助大家消化食物,大家还可以吃完去散步来帮助肠胃消化食物,小朋友们让大家排好队伍去散步吧!